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秦绍正教授荣获2025年国际心理神经内分泌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ISPNE) Dirk Hellhammer奖。该奖项的颁奖仪式于2025年9月3日至5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ISPNE年会上正式举行,秦绍正教授还受邀在会议首日作50分钟大会报告,分享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图1: ISPNE现任主席美国西北大学Emma Adam教授颁奖
ISPNE作为心理神经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成立于1969年,每年会吸引千余名学者参与,共同开展前沿学术交流活动。Dirk Hellhammer奖的前身为Curt Richter奖,旨在表彰45岁以下在心理神经内分泌学领域突出贡献的学者。为纪念该领域先驱Dirk Hellhammer教授,该奖项于2021年正式更新为现用名。
本届评审委员会,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egan Gunnar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Ron de Kloet教授以及美国德州大学奧斯汀分校Charles Nemeroff教授等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与ISPNE执行委员会共同对候选人的学术贡献与发展潜力评估,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结果的公正性。历届获奖者中,不乏学术领军人物,例如曾任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所长的Thomas Insel教授(1991年)、加拿大心理健康中心的Sonia Lupien教授(2004年)以及德国Jens Pruessner教授(2008年)等。这些学者在应激与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本届ISPNE年会内容丰富多元,共设置了6个大会报告、18个平行Symposia论坛以及系列海报展示环节。其中,大会报告环节邀请到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oseph E. LeDoux教授等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秦绍正教授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学者,彰显了ISPNE对亚洲地区在压力应激与心理神经内分泌学领域研究贡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秦绍正教授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情绪压力与应激激素动态变化对人脑情感与认知功能网络的重塑机制,尤其深入探究了压力觉醒反应 (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CAR) 对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网络功能重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心理-神经内分泌-发展准备模型(PNED Preparedness Model)”,为应激相关障碍的机制研究以及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2:课题组有关应激与压力激素觉醒反应的研究概览图
在接受ISPNE采访时,秦绍正教授表示:“自2006起攻读博士研究生以来,我在情感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神经内分泌学交叉领域深耕近二十年,此次获奖是对我这段时间工作的高度认可。ISPNE一直以来都是推动跨学科对话、促进应激科学与心理神经内分泌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平台。这次获奖对我而言不仅是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将激励我、我的团队以及合作者,在心理神经内分泌机制对情绪应激易感性与韧性发展的作用研究上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
致谢:此次获奖相关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基金委、北师大以及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项目的支持,前期工作获得NWO-Rubicon、CHRI和NIH-K99/R00等支持。同时,衷心感谢课题组在情绪应激研究方向上的长期合作者,包括深圳大学吴健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熊炳森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奕萌博士、重庆师范大学陈昌明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田婷博士、悉尼科技大学(UTS)田艳秋博士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项楚钦等,感谢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给予的全力支持与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