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日期:2025年05月16日—05月18日
会议地点: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室
(第一轮通知)

1. 会议简介
“近红外数据处理与脑网络计算”专题会议将于2025年5月16日-5月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致力于推广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以及新兴的经颅光生物调节技术在脑功能检测及干预方面的应用,促进基于光学成像以及光子调控技术的脑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多位fNIRS领域以及光生物调节领域知名专家一起就这些技术的关键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展开探讨,促进相关技术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
fNIRS成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大脑功能检测手段,在近十多年获得了飞速发展。相比于其它成像技术,fNIRS成像具有仪器设备高便携性、可穿戴性、高生态效度、信号来源清晰、成像时间分辨率(10-100Hz)高等优点,是开展人脑功能研究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及工程与临床实践研究,而且其普及性仍在快速增长;使用该技术的专业领域涉及心理学、医学、神经科学、脑机接口、运动科学和教育学等。此外,fNIRS成像可以与多种神经调控技术联合使用,促进对人脑功能的了解及对疾病的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
本次会议也将致力于fNIRS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的探讨与交流。掌握fNIRS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对于研究者获取正确的科研结果至关重要,同时fNIRS技术专业性较强,一些特有的数据处理方法需要进行系统地学习。本次会议将进行两种实验范式(“静息态”和“任务态”)下fNIRS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的交流与讨论。例如,静息态fNIRS数据中浅层噪音以及头动伪迹的去除方法、静息态脑网络分析方法、静息态信号质量控制、任务态fNIRS信号头动去除、GLM模型分析、脑激活图显示等。通过此次会议,心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精神科、神经内外科、康复科、儿科等医生或临床科研人员将能够快速了解并掌握fNIRS数据处理及分析策略。
2. 参会嘉宾(按报告顺序介绍)
牛海晶,大会组织者,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2026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大会联合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原创探索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方向为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及神经调控。以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Cortex、NeuroImage、Cerebral Cortex和Optics Letter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数据分析软件著作权3项。现任国际神经影像期刊Neuroimage(神经成像领域 SCI 期刊:1区TOP)副主编,国际发育期刊Developmental Science(心理学SCI期刊:1区TOP)编委。目前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心理健康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儿童发展与社会政策专委会委员以及中国生理学会脑节律专委会委员。
李小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主任,琶洲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担任Brain-X,J Neural Eng, 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当前主要从事神经工程(神经工效、脑机接口、神经信号处理)的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重点研究脑功能成像和无创脑功能调控技术。主持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多项,已在Science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91篇,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获得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陈雪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领军/青拔、陕西省杰青,空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澳门大学、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团队/光电集成与医学装备团队负责人,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兼职PI,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西安市跨尺度生命信息智能感知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副主编,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红外与激光工程、中国激光青年编委,光子学报编委;担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影像与设备专委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计算成像专委会等委员。主要从事基于光-声-磁的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仪器类)、国科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结题优秀)、国科金面上项目(3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级/省部级/省级人才项目等1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Adv.、Nat. Commun.等SCI论文80余篇,英文专著章节2篇、中文专著1部;授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7项,转化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共同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李婷,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多模态跨尺度神经信号检测与成像院外创新单元的院内接口人。从事深层组织无创光电检测调控技术与类脑智能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体素化复杂结构生物组织中四维光子传输精准计算模型与软件(获所在领域数十家国际专业机构使用和国际先驱者们在其实验室网站推荐)、多模态神经信息采集调控技术与脑机融合机器人、面向神经重症监护与康复的深层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器研制等,曾获Nature Photonics和急危重症领域国际顶刊主编高度评价、Physiol. Meas.年度亮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智能机器人专项的结题优秀。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17项,获Melvin H. Knisely奖(每年1名/全球;设奖40年来唯一中国获奖者),国际Nirfast奖金,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IEC/ISO/IEEE国际标准化专家委员、国家健康科普首批专家、国家层面科技报道专家、天津杰青、天津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中青年科技领军、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等。
周非凡,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光学技术在肿瘤诊疗和神经免疫调控中的应用基础研究。2024年入选SPIE FELLOW。在Nature Communication、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5000余次,入选2022、2023年度全球2 %高被引科学家。主持科技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青年项目、国自然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现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Photonics West “Biophotonics and Immune Responses”分会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分会委员,海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卢春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方向为语言交流和人际互动以及教育神经科学。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Advanced Sci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先后担任国际近红外光学成像协会通讯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认知神经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分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专委会理事等。
马燚娜,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PI,北脑研究中心-北脑学者。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在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马燚娜课题组的研究主要结合认知测试、行为决策计算建模、近红外同步记录、颅内脑电记录等多种技术,来理解动态交互过程中人际和群体社会决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工作获得国自然基金委杰青、重点、优青、科技部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研究工作发表在Nat Neurosci, Nat Hum Behav, Neuron, Nat Commu, PNAS, PLOS Biology, Mol Psychiatry, Brain, Trends Cogn Sci等国际学术期刊。课题组网站:https://mylab.bnu.edu.cn/
李日辉,博士,澳门大学认知与脑科学中心助理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担任Frontiers in Clinical Engineering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新加坡国家医学研究委和波兰国家科学中心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多模态融合脑功能成像、计算精神病学和多人脑同步的神经机制。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在Biological Psychiatry、Molecular Psychiatry、NeuroImage、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H指数23。
侯新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 党总支书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儿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神经组 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新生儿科杂志》总编辑。曾获中宣部卫健委“最美医生”称号,国家援藏30年先进典型。
李增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康复训练部主任。长期从事智能康复、智慧养老研究工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地区)合作课题、国自然基金等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项,发布专家共识、指南5项,成果转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技术发明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目前担任中国康复辅具协会康复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关村医疗器械联盟理事等职。
胡志善,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澳门大学,曾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审稿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分析方法在高级认知及精神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脑功能网络研究与精神疾病症状网络研究。已在Lancet Public Health, Molecular Psychiatry,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含并列)15篇;主持博后基金及国自然青年项目。
3. 会议安排
时 间 |
会议注册、报道及软件安装 |
2025-05-15 14:00-17:30 |
实习操作准备:请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会议前下载相关软件最新版本。
1.软件名称:FC-NIRS 下载地址: https://www.nitrc.org/frs/?group_id=883 建议下载2025最新版: FC_NIRS_V3.1_EXE安装包。 2.软件名称:NIRS SPM 下载地址:https://www.nitrc.org/projects/nirs_spm/ 3.软件名称:homer2 下载地址:https://www.nitrc.org/frs/?group_id=619 |
第一天:2025-05-16
时 间 |
题 目 |
报告人 |
主持人 |
8:30-8:40 |
领导致辞 |
待定 |
牛海晶 |
8:40-8:50 |
大会致辞 2026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大会筹备 及相关事宜介绍 |
牛海晶 |
8:50-9:20 |
基于近红外的神经调控技术现状及挑战 |
李小俚 北京师范大学 |
9:20-9:50 |
脑信息光电感知与闭环调控技术及应用初探 |
陈雪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9:50-10:20 |
拍照留念及茶歇 |
10:20-10:50 |
深层组织光学无创检测与调控 |
李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 |
陈雪利 |
10:50-11:20 |
脑膜淋巴管光学调控与监测 |
周非凡 海南大学 |
11:20-12:00 |
Advancing Understanding of Autism Heterogeneity through Multi-Modal Neuroimaging |
李日晖 澳门大学 |
午 餐 |
13:30-14:00 |
fNIRS设备参观及数据采集演示 |
14:00-14:30 |
人际自然会话的层级表征 |
卢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 |
李日晖 |
14:30-15:00 |
Prefrontal inter-brain coupling forecasts group success in intergroup conflict |
马燚娜 北京师范大学 |
15:00-15:20 |
茶 歇 |
15:20-15:50 |
fNIRS赋能精准监测:新生儿脑损伤与脑发育的新视角 |
侯新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卢春明 |
15:50-16:20 |
基于fNIRS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康复应用 |
李增勇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16:20-16:50 |
EEG和fNIRS在认知神经功能检测中的同步采集 |
待定 |
16:50-17:50 |
国内外fNIRS技术品牌功能、特点及适用场景介绍 |
牛海晶 |
第二天:2025-05-17 |
时 间 |
题 目 |
报告人 |
9:00-9:30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方法、应用及挑战 |
牛海晶 |
9:30-10:00 |
茶 歇 |
10:00-10:40 |
静息态fNIRS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牛海晶 |
10:40-11:30 |
脑功能连接分析软件FC-NIRS详解 |
胡振燕 |
午 餐 |
13:30-14:30 |
fNIRS脑功能连接分析软件FC-NIRS实操 (I) |
胡振燕 |
14:30-14:50 |
茶 歇 |
14:50-16:00 |
图论基础知识、fNIRS脑网络构建及拓扑特征计算 |
牛海晶 |
16:00-17:00 |
fNIRS脑功能连接分析软件FC-NIRS实操 (II) |
胡振燕 |
第三天:2025-05-18 |
时 间 |
题 目 |
报告人 |
8:30-9:30 |
任务态近红外数据分析软件NIRS SPM介绍 |
胡志善 |
9:30-10:30 |
广义线性模型 (GLM)方法学详解 |
胡志善 |
10:30-10:50 |
茶 歇 |
10:50-11:50 |
NIRS SPM实例操作 |
胡志善 |
午 餐 |
14:00-15:00 |
任务态近红外数据分析软件Homer2介绍 |
胡志善 |
15:00-16:00 |
Homer2 实例操作 |
胡振燕 |
16:00-16:20 |
茶 歇 |
16:20-17:00 |
fNIRS研究论文写作及常见审稿人问题及答复 |
牛海晶 |
17:00-17:40 |
静息态&任务态fNIRS数据分析及实验设计综合答疑 |
牛海晶 |
4. 报名与缴费方式
应缴费用: 3900元/人,包括资料费,会议费和餐费(餐费包括三天会议午餐,校内餐厅,具体位置以最终会议通知为准),其它费用自理。
缴费方式:可通过单位对公转账付款或扫下方“付款码”付款(扫码付款前请确认本单位报销政策允许个人账户支付),不接受其它付款方式。
单位对公转账付款如下:

付款码付款如下(请勿使用支付宝付款)

缴费二维码
(1)因支付宝查账困难,请勿使用支付宝汇款。
(2)为确保会议质量,本次会议限额报名参会,座位顺序以收到汇款顺序排布。
(3)汇款后请将报名和汇款信息按格式填写完整(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提交),我们将依据回执填写的发票抬头开具发票(内容为“会议费”)发票一经开出,概不调整,如有疑问请及时电话咨询。

报名信息二维码
(4)报名、缴费信息经核实后,将以邮件形式确认报名成功。
(5)如需会议邀请函,请在上述报名信息二维码中告知。
(6)由于北师附近住宿资源紧张,请及时处理住宿事宜。本次会议已和京师大厦主办方协商预留部分住宿,参会人员可以以优惠价预定校内住宿,详情请邮件或电话咨询。
(7)报名及缴费截止日期:2025年05月15日。
(8)请各位参会人员关注会议,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会议通知及后续相关信息。
咨询邮件:childlab@bnu.edu.cn
咨询电话:刘老师:15651738062 胡老师:1338755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