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形容你自己和你的朋友时,你也许会用到不同的形容词:比如,你的妹妹是富有创造力的,而你的哥哥很友善; 你甚至会用“顽皮”一词来形容你家的狗,用“神经兮兮”来形容你邻居的猫!对性格的描摹不尽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感受、思考和行为方面都与众不同。那么,你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不同?你的性格会一成不变吗?动物也有类似于人类的性格特点吗?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研究人员对性格的认识,他们是如何研究性格的,以及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
想象你有一个叫梅根(Megan)的朋友, 她总是精力充沛,喜欢与人相处,并且非常热情。你的另一个朋友佐伊(Zoe)一点也不像梅根,她是一个害羞、安静的人,并且喜欢一个人待着。是什么因素使这两个女孩的性格截然不同?答案是:性格。在你身边的家人或学校的朋友中,有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性格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社交方面。性格因人而异,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你可以将性格(personality)看作个体在不同时空情境下相对稳定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我们把这些稳定的特点称作性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科学家对构成我们性格的各种特征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类,其中广受欢迎的一种分类被称作大五人格(the Big Five),这五大人格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倾型(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把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到一起就是“OCEAN”(海洋)一词,帮你快速记住它们。
图1 大五人格分类。科学家通常使用上述框架来展示我们的性格。这五类特质概括了我们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的感受、思考以及行为方式。
对于性格的不同分类,你可以想象把自己放在一个由低到高的量尺上。比如,你的朋友梅根可能是一个外向的人(an extravert),而佐伊可能是一个内向的人(an introvert),而大多数人会落在量尺的中间。在外向性方面得分更高,意味着梅根在多数情况下会比佐伊更善于交际。我们都会落在这五大性格特质的某一处,所以把这五种类型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描绘出我们的性格。
性格特质很好的解释了我们是谁,但仍有一些性格的其他方面无法被某种特质描述出来,比如关于我们面对计划、目标、动机,以及对自我的觉知。
科学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测量性格。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观察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因为性格是个体的行为的反映。如果在社交场合下观察梅根,我们会发现,在外向型方面,她获得了一个极高的分数:因为在交流过程中,她表现得很兴奋、渴望与朋友谈话,并且乐意同大家玩游戏。观察法可能会是较好的一种方法去测量她的性格,因为她的得分反映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即便我们确实观察到了她的表现,我们却无从得知她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点十分重要),有可能她只是假装表现出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这是只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表现时面临的问题。
另一个测量性格的方法就是直接询问人们的感受! 毕竟,每个人都最了解自己。科学家通常使用问卷形式询问人们的表现或者感觉,并且给每一个特质选项赋予不同的分值。例如,你可能被问到“我会立马完成事务”,这一表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情形。如果你认为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你,那么你会在尽责性方面获得高分;你也许好奇人们是否会如实作答,这一点十分关键,科学家们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人们的回答反映了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被试根据他们的回答得到的性格分数可以预测其他事项。例如,根据大学生的尽责性得分可以预测他们的成绩,如果被试没有如实作答,那么他们的回答就无法预测其行为表现。
你一定好奇一个人的性格从何而来,像大多数科学问题一样,这一问题并不好回答。如图2所示,你的性格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一是父母传递给你的基因。基因解释了为什么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好似性格比较相像,即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长大;影响性格形成的另一个因素是环境,由于你和身边人共同拥有的经历使得你们或许会有相似的性格。例如,如果你们一大家子共同生活在一个压力较大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可能对所有人产生性格上的影响。正如你的身高取决于你的基因(高个父母大概率有高个孩子)和你所在的环境影响(生活在物资丰富地区的人们往往比食物匮乏地区的人们普遍长得高大),同样,我们的性格也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科学家发现人的一生中性格会有所改变与发展,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例如,年岁渐长的人们会变得更加随和与勤勉;当然,生活和工作经历也会带来性格的改变:假如你事业有成,那么你在尽责性方面的得分会提升,而在神经质方面有所降分, 有证据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试图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理想性格。正如当下的你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少些烦恼,变得更加健谈,而你也正在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总是有益的:如果梅根是外向型的人,假设我邀请她去参加我的家庭派对,她一定会非常开心;了解了梅根在不同场合的感受,能够帮助她更好地参与到喜欢的活动中,投入自己爱好的事物,以及选择一生挚爱的工作。科学家发现,衡量一个人的性格能够为自己做重要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例如,我们知道外向又勤勉的人更加长寿,有更持久的婚姻,事业更有成就;当然,有许多并不外向勤勉的人也有很长的寿命,婚姻幸福,事业有成,因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影响着我们,比如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及智力因素。
科学家们曾经回避使用“性格”一词来描述除人类以外有生命的物种,因为他们认为人与动物是截然不同的。而如今,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动物们的“性格”,毕竟,动物们也会有自己性格的体现——养宠物的你对此一定不陌生! 动物无法回答关于自身的行为情况问卷,但是他们的性格仍然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它们行为的手段来测量,或者让动物饲养员人来填写关于它们的调查问卷。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知道动物也有性格。例如,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们(如图3)也具有类似人类大五人格的特征;而关系远些的物种,如鹦鹉和章鱼,却截然不同,它们也有一些基本的性格特征。但形态各异的物种间仍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为一切万物都从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这就是为什么“外向的”鹦鹉(它们大胆且活跃)像极了外向型的人类,而且鹦鹉也像外向的人类一样十分“健谈”!
图3 黑猩猩也有性格。Jessie(左)和Sixpence(右)住在英国威尔士的一家动物园。这两只黑猩猩在“支配力”一项上得分不同,请你猜一猜谁更‘强势’?
每个人的想法、感受与行为都不尽相同,这些多元的特点组成了我们的性格,来自父母的基因与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影响着我们独一无二的性格。我们的性格大都比较稳定,但随着年岁渐长,性格会有些微的变化,也会由于重大人生事件而导致性格发生改变,了解自己的性格有助于你找到所热爱的事物。最后,别忘了你的憨狗萌猫也是有性格的!如果你正巧养了宠物,现在就可以给他们测测在大五人格的哪个维度上得分高呢!
性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随时间和情境变化,个体以某些形式思考、行动、感受保持恒定的倾向。
开放性(Openness):描述那些有创造力、好奇心,并且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往往更接地气、注重实际。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描述那些努力、有计划性,能够胜任的人。在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易冲动、没有条理,同时也更加灵活和率真。
外倾型(Extraversion):描述那些健谈、开朗、果断、有领导力的人。在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往往是安静、内敛、不自信的,常常喜欢独处。
宜人性(Agreeableness):描述那些乐于助人、值得信任、善于合作的人。在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往往多疑、苛刻,但不会轻易被人利用。
神经质(Neuroticism):描述那些焦虑、压力大, 且对危险敏感的人。在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比较冷静、可靠,趋向于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量表项目得分用于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 (例如,你在工作或学校的表现如何)。
[1] John, O. P., and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eds L. A. Pervin, and O. P. John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p. 102–38.
[2] Bouchard, T. J., and Loehlin, J. C. 2001. Genes, evolution, and personality. Behav. Genet. 31:243–73. doi: 10.1023/A:1012294324713
[3] Roberts, B. W., Caspi, A., and Moffitt, T. E. 2003. Work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hood. J. Pers. Soc. Psychol. 84:582–93. doi: 10.1037/0022-3514.84.3.582
[4] Hudson, N. W., and Fraley, R. C. 2015. Volitional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Can people choose to change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J. Pers. Soc. Psychol. 109:490–507. doi: 10.1037/pspp0000021
[5] Roberts, B. W., Kuncel, N. R., Shiner, R., Caspi, A., and Goldberg, L. R. 2007. The power of personality: 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rait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ognitive ability for predicting important life outcomes. Perspect. Psychol. Sci. 2:313–45. doi: 10.1111/j.1745-6916.2007.00047.
Kramer R and Gosling S (2022) What Is Personality?. Front. Young Minds. 10:719561. doi: 10.3389/frym.2022.719561
作者
Robin S. S. Kramer
Samuel D. Gosling
小小评阅人
Chaitanya,16岁
Madison,13岁
编辑
Ryan Mruczek
科学顾问
MEENAKSHI ARORA , Christina Driver
翻译版权
脑与心智毕生发展研究中心
中文翻译
臧伯翰
翻译指导&编辑
陆秋宇
审校
左西年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