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马燚娜教授应邀在Neuron发表综述,对群际竞争的神经表征进行二维认知神经解析

作为群居性社会动物,人类进化出一系列适应于群居生活的独特认知、情感过程以及大脑功能。虽然社会群体能为人类个体撑起“保护伞”,让群体成员获得认同与安全感,但不同社会群体的存在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群体间的偏见,刻板印象,甚至群际竞争冲突。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能帮助我们揭示群际偏见和冲突背后的心理和认知神经机制。这些探索能促进对群际关系的理解,揭示潜在的干预措施,也提供了理解人类为了适应群体生活而发展出的独特脑机制。


2023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燚娜教授应邀在最新一期Neuron上发表题为“Representation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the human brain”的综述文章,阐述了对群际竞争的认知神经科学理解,并提出群际竞争神经表征的两层次理论:表明内、外群体的差异体现在聚合群体(aggregated-group)、人际交互(interpersonal)两个水平,这种内-外群体的差异体现在i) 自我-群体连接(self-group connection)、ii) 内-外群体知觉(perception of in-/outgroup)、iii) 对内-外群体的反应(reaction to in-/outgrous)三个加工过程中。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该论文从聚合群体、人际交互两个层面来理解社会群体,即社会群体既可以作为抽象的社会整体为群体成员提供群体身份, 身份认同,也可以作为人际社会空间为不同的群体成员个体提供有群体边界的相互沟通、交互。论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群体差异,揭示了这两个层面如何通过不同的神经机制独立地影响群体动态,并与群际竞争产生联系(图1)。


在i)自我-群体连接的过程中,人们会在群体整体层面与内群体联系更紧密,有内侧前额叶活动的增强(图1A); 在人际交互层面,人们会与内群体成员有更强的组内前额叶神经同步性(图1B)。在ii)对内/外群体的知觉过程中,人们会在群体整体层面,感知到外群体更具威胁性,更非人化,更不值得被信任,并伴有如杏仁核活动的增强(图1C); 在人际交互层面,人们会对内群体成员在梭状回面孔区做更个体化的加工(图1D)。在iii)对内/外群体的反应过程,在群体整体层面和人际交互层面,人们都倾向于对内群体的疼痛表现出更强的共情反应和共情神经活动(图1E/F)。在群体整体层面,还会对外群体的疼痛表现出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和腹侧纹状体的增强(图1E),这些反应可以在人际交互层面通过增强对外群体成员的个体化加工而被削弱(图1 F)。这为群际冲突的干预带来启示。基于这些文献分析与总结,这篇论文揭示了在群体整体性、人际交互性两个层面,对内/外群体及其成员的神经表征是分离的,且独立地影响着群体动态和群际关系。


图片1.jpg


图1.关于内-外群体差异和群际竞争的两水平认知神经解析


该论文于2023年6月在《Neuron》发表。课题组硕士生谭惠心参与该论文撰写。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等资助。


论文信息:Ma, Y.* & Tan, H. (2023). Representation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the human brain. Neuron. 111 (11): 1692-1696.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3)00376-8

课题组网址:https://mylab.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