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论文】章晓辉教授课题组揭示大脑感觉皮层发育”关键期”可塑性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论文】章晓辉教授课题组揭示大脑感觉皮层发育”关键期”可塑性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大脑在学习或适应环境中发生着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变化,尤其在脑发育特定“关键”时段表现最明显。这种“关键期”可塑性在大脑正常建立感知觉、语言与学习等 功能中至关重要,也是大脑“个性化”的神经基础。科学研究上,David H. Hubel和Torsten N. Wiesel(1981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建立了经典的“关键期”脑可塑性的动物模型——初级视皮层“关键期”眼优势可塑性,通过研究这一模型 可揭示发育“关键期”可塑性的诱导和调控机制,以期了解大脑功能建立的机理。

       2月19日,国际《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晓辉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双眼输入时间同步性介导视觉皮 层关键期可塑性,并受大脑内?-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的调控,这些发现揭示了“关键期”可塑性的神经诱导和调控机制。在此研究中,博士研究生陈小 菁等通过对动物初级视皮层的电生理记录发现,在初级皮层发育“关键期”阶段,双眼视觉输入所诱发的神经活动表现为高度时间耦合性 (coincidence),大脑内GABA抑制性水平在调控双眼输入的高耦合性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通过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方法剥 夺“关键期”双眼输入的高耦合性可有效地抑制“关键期”可塑性的发生,提示这种高耦合性是诱导“关键期”可塑性发生所必须。通过与实验室Malte J Rasch和吴思教授的计算模型合作研究,阐明了双眼输入高耦合性可通过基于BCM—赫伯突触学习规则(BCM-Hebbian synaptic learning rule)介导 “关键期”可塑性。
      此项研究得到科技部973项目“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2011CBA00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109)的资助。

 




  图:高同步性双眼视觉输入介导初级视皮层(V1)“关键期”可塑性。 (A,B)在体“全细胞”记录(in vivo whole-cell recording)揭示小鼠V1双眼细胞在“关键期”(CP)接受高同步性双眼视觉输入,双眼输入在“关键期”之前(pre-CP)表现为弱相关性。 (C, D)神经网络计算模型阐明双眼视觉输入高同步性通过Hebbian突触竞争机制介导“关键期”眼优势可塑性。 MD:单眼视觉剥夺;ODI: 眼输入优势性;Contr:对侧眼输入; Ipsi:同侧眼输入;Total weight: 突触输入总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