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论文】舒妮课题组与合作者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发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神经影像研究综述

舒妮课题组与合作者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发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神经影像研究综述
 
2020年9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妮课题组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教授团队合作在《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IF = 9.6)杂志发表了题为“Neuroimaging advances regarding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的综述文章。本文系统的总结了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CD)阶段的多模态神经影像研究进展以及特征性的影像学病理改变,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博士生王小琪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黄伟杰,共同通讯作者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舒妮副教授。

研究概述:
主观认知下降是指自身感受到认知持续下降,但不伴有客观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的异常,被认为是AD的高危人群,可能是AD临床前期最早的临床征兆。因此,研究SCD人群的神经影像特征有助于揭示AD临床前期的病理生理机制,在SCD阶段对A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为AD的早期干预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的发展为解析SCD人群的病理生理改变,进一步为AD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标记物。
 
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多年的SCD神经影像研究进行检索和综述,从分子影像PET,到结构和功能MRI等多个影像模态对SCD人群中AD相关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发现SCD主要在AD特征性的脑区如海马,内嗅皮层,以及在内侧前额叶,扣带和楔前叶等默认网络关键脑区出现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性改变(图一)。同时也发现SCD与轻度认知障碍和AD患者具有类似的脑影像改变模式,证实SCD阶段是AD临床前期重要的临床表现,也是AD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关键时间窗口。本文还提出,借助不同模态优势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以及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将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有助于从多水平多维度阐明AD早期的病理生理机制,实现AD早期诊断的临床辅助决策。

 
 
图一、SCD的多模态脑影像病理变化特征
  
论文链接:https://molecularneurodegeneration.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24-020-00395-3
 
引用格式:Wang X, Huang W, Su L, Xing Y, Jessen F, Sun Y, Shu N, Han Y (2020). Neuroimaging advances regarding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 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 Mol Neurodegener 15(1):55.